膠粘劑是指在一定條件下,通過粘附作用,能使被粘物結合在一起的物質。它在室內建筑裝飾裝修中應用極為廣泛,憑借其不受被粘物形狀、材質等限制,應用簡單,成本低,固化快、膠粘強度高等突出優點,逐漸成為建筑裝修中不可或缺的輔料之一。那膠粘劑究竟是如何組成的呢,每一部分又起著什么作用呢?
粘料,顧名思義,它起著粘接作用,是膠粘劑中最基本的部分。通常由各類樹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及橡膠類組成,決定著膠粘劑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條件。另外,膠粘劑的名字也會受到其粘料影響,比如強化地板生產過程中常使用到的脲醛樹脂,其粘料便是樹脂。而固化劑是膠粘劑中能直接參與化學反應,可加速樹脂固化速度的物質,其反應過程便稱為固化。
增韌劑能提高膠粘劑硬化后的韌性和抗沖擊能力,常用的增韌劑有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等,能與絕大部分樹脂與橡膠有良好的相容性,增塑效率極佳。而稀釋劑可降低膠粘劑表觀粘度和固體成分濃度,使膠粘劑更便于操作。
填料是為了改善膠粘劑的性能或降低成本等而加入的一種非膠粘性固體物質,常用的填料包括滑石粉、石棉粉、面粉等,它們一般價格便宜,能極大降低膠粘劑成本,且能降低膠黏劑熱膨脹系數,提高其抗沖擊能力與機械強度,在增加一定粘度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降醛效果。
而改性劑是加入膠粘劑配方中用以改善其性能的成分,就拿脲醛樹脂來說,其常用的改性劑就有三聚氰胺、聚乙烯醇、氧化淀粉、大豆蛋白水解液等,可分別起到提高耐水性、膠合強度、降醛等多方面功效,所以說,改性劑的研究也是膠黏劑改進的一大方向。